核心三要素
<dl>
<dt>HTML</dt> <!-- 术语 (Definition Term) -->
<dd>超文本标记语言</dd> <!-- 描述 (Definition Description) -->
<dt>CSS</dt>
<dd>让HTML穿上漂亮外衣</dd>
</dl>
为什么它特别?
普通列表无法区分术语和描述,而<dl>
的独特结构能:
- 语义明确:浏览器/爬虫清楚知道哪部分是术语,哪部分是解释
- 样式灵活:可轻松实现左右分栏、悬停提示等高级效果
- 扩展性强:一个术语可对应多个描述,反之亦然
实战技巧
1. 多描述展示
<dl>
<dt>程序员</dt>
<dd>用咖啡因写代码的生物</dd>
<dd>把需求变成bug的翻译官</dd>
</dl>
2. 分组使用
<dl>
<div class="term-group"> <!-- 用div分组 -->
<dt>Bug</dt>
<dd>代码中未预期的特性</dd>
</div>
<div class="term-group">
<dt>Debug</dt>
<dd>把Bug变成更隐蔽Bug的过程</dd>
</div>
</dl>
3. 结合CSS炫技
dt {
font-weight: bold;
color: #2c3e50;
}
dd {
margin-left: 2em;
color: #7f8c8d;
}
常见翻车现场
- 拿<ul>硬凑定义列表效果 → 语义错误
- 忘记<dd>必须跟在<dt>后 → 结构混乱
- 用<br>分隔多个描述 → 应该用多个<dd>
最佳使用场景
- 产品规格表(CPU:i9-13900K)
- 电影信息(导演:克里斯托弗·诺兰)
- 词汇表(语义化:用正确的标签表达正确的内容)
记住:当需要展示"名词+解释"时,<dl>
就是你的语义化武器!就像解释"为什么程序员总在深夜灵感爆发"——因为<dt>月光</dt><dd>天然debug光源</dd>
啊!